厦门市地方标准《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工业园区社区景区)》正式发布!

2024-06-19

         2024年6月6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15项厦门市地方标准(厦市监通告[2024]2号)。其中,由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厦门蝌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单位联合制定的《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含低碳工业园区社区景区)等3项标准正式出台。

福建省首个低碳示范区系列地方标准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各部委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202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同年,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厦门市低碳示范区系列验收技术规范(试行),为厦门市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试点示范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的一步。

      近两年来,厦门蝌蚪积极参与低碳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辅导完成了10余个低碳社区和2个近零碳景区的创建。2024年全国低碳日,厦门蝌蚪发布了自主创作设计的“低碳示范创建IP形象--碳青松”,创新性的将IP化、品牌化思维引入创建工作中。在一系列的实践中,推动低碳创建工作持续深入,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和有效路径,打造了低碳创建的“蝌蚪模式”。

厦门低碳示范创建IP形象--碳青松

      此次标准编制,厦门蝌蚪荣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其中。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班,委派苏脂仁、李小富、王昕怡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参与执笔。从标准立项、编制、意见征求,到审核,历时一年,与各编制单位共同反复修改、推敲、论证,并于2024年6月经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

《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系列标准

在标准中,将低碳工业园区划分为三个等级,从碳排放强度、资源节约、能源清洁、低碳建设管理等方面设置指标,助推园区产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升级。社区、景区标准则从民众生活方式、基础建设、运行管理、能源利用等方面设置指标,助推民众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促进全民共建绿色城市,共享绿色生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有“时间表”,更要有“施工图”。目前,全国各地均在推进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景区建设。此次低碳示范区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发布,让厦门市低碳示范区创建评价有标可依,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也有效填补了福建省低碳示范区建设领域技术评价标准的空白。从低碳示范区创建方面深化拓展“厦门实践”,为福建省乃至全国低碳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厦门蝌蚪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低碳领域,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592-6017627